CIDR (Classless Inter-Domain Routing) / 无类域间路由:解释
CIDR(无类域间路由)是一种更灵活的IP地址分配方法,它打破了传统的A类、B类、C类划分的限制,允许更精确地控制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。CIDR 的目标是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,并帮助缓解IP地址耗尽的问题。
如何理解 CIDR:
比喻:
假设我们有一个 大型城市(即 IP 地址空间),在过去(传统的A类、B类、C类划分方法),城市中的不同区域(网络)是通过固定大小的地块(子网)来划分的。每个地块的大小是固定的,例如 A类地块非常大,可以容纳很多房屋(主机),B类地块适中,C类地块则较小。
但是,这样的分配方式存在问题:有些地区可能需要很多房屋(主机),但分配了一个太小的地块(子网);而其他地区则只需要很少的房屋,却分配了一个很大的地块,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。
CIDR 就像是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方式,它允许城市根据每个区域(子网)的实际需求,灵活调整地块的大小,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标准地块尺寸。这样,每个区域(子网)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合适数量的房屋(IP 地址),避免浪费和不足。
CIDR 的结构:
CIDR 使用 /X 表示法,其中 X 是一个数字,表示网络部分的位数。例如,192.168.1.0/24
表示前 24 位是网络地址,剩下的位数用于主机地址。CIDR 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类 A、B、C 划分,而是根据需要划分子网。
CIDR 的优势:
- 更灵活的子网划分:不再限制于 A 类、B 类、C 类的固定大小,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划分子网。
- 节省 IP 地址:减少了地址的浪费,例如可以分配一个只有 30 个主机的子网,而传统方法可能会浪费掉大部分 IP 地址。
- 提高路由表的效率:CIDR 允许将多个网络地址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地址,减少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,减轻网络负担。
CIDR 示例:
-
192.168.1.0/24:表示网络
192.168.1.0
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0
,总共有 256 个 IP 地址(从192.168.1.0
到192.168.1.255
,其中网络地址192.168.1.0
和广播地址192.168.1.255
不能分配给主机)。 -
192.168.1.0/26:表示网络
192.168.1.0
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192
,总共有 64 个 IP 地址(从192.168.1.0
到192.168.1.63
,其中网络地址192.168.1.0
和广播地址192.168.1.63
不能分配给主机)。
CCNP 和 软考中级 都会涉及到 CIDR 的理解、应用和子网划分的相关题目,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点和题型。
1. CIDR 子网划分题
题目:
分析:
- 计算需要多少个 IP 地址:为了容纳 50 个主机,需要 6 位主机地址(
2^6 = 64
,包含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)。 - 子网掩码:
/26
(即255.255.255.192
),每个子网有 64 个地址,其中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。 - 子网划分:
2. CIDR 与路由聚合题
题目:
分析:
10.0.0.0/24
、10.0.1.0/24
、10.0.2.0/24
这三个网络的前两段是相同的,可以聚合成一个更大的网络。- 合并后的 CIDR 地址为:
10.0.0.0/22
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2.0
。该网络包括从10.0.0.0
到10.0.3.255
的所有地址。
3. 计算给定网络的可用 IP 地址范围
题目:
分析:
- 子网掩码是
/28
,即255.255.255.240
,每个子网有 16 个地址。 - 可用地址范围是从
192.168.10.1
到192.168.10.14
,广播地址是192.168.10.15
。
4. CIDR 地址转换
题目:
- 将以下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为 CIDR 表示法:
- IP 地址:
172.16.0.0
,子网掩码:255.255.248.0
- IP 地址:
分析:
- 子网掩码
255.255.248.0
对应的二进制是:11111111.11111111.11111000.00000000
,前 21 位是网络地址。 - CIDR 表示法:
172.16.0.0/21
当然!让我们一步一步详细介绍如何划分子网、计算子网掩码、确定网络地址、广播地址和可用主机地址范围。假设我们从一个 10.0.0.0/24
的网络开始,并且需要为每个子网提供 50 个主机地址。
更详细的去了解划分
问题概述:
步骤 1:计算需要的主机地址数
主机地址需求:
- 每个子网需要 50 个主机地址。
- 但是,我们不能只考虑主机地址,还必须考虑两个额外的地址:
- 网络地址:每个子网的第一个地址,用来表示该子网本身。
- 广播地址:每个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,用来进行广播。
因此,总的需求是:
- 50 个主机地址 + 1 个网络地址 + 1 个广播地址 = 52 个地址。
最小子网大小:
- 子网的大小必须是 2 的幂(即网络中的地址数)。我们需要找到最接近 52 的 2 的幂。
2^6 = 64
,所以每个子网的最小大小必须是 64 个地址。
步骤 2:确定子网掩码
- 每个子网需要 64 个地址,这意味着主机部分需要 6 位(因为
2^6 = 64
)。 - 由于 IPv4 地址总共有 32 位,所以剩下的 26 位 就用于表示网络部分。
- 因此,子网掩码就是 /26,即前 26 位是网络地址,后 6 位是主机地址。
子网掩码:255.255.255.192
,对应的二进制是:
11111111.11111111.11111111.11000000
这表示网络部分是前 26 位,主机部分是后 6 位。
步骤 3:开始划分子网
我们从 10.0.0.0/24
网络开始,根据 /26 的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。
第一个子网
- 网络地址:第一个子网的地址是
10.0.0.0
,这是该子网的起始地址。 - 广播地址:广播地址是该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。因为每个子网有 64 个地址,所以广播地址是该子网的第 64 个地址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
10.0.0.0 + 63
得到广播地址10.0.0.63
。 -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:子网的可用主机地址范围从网络地址的下一个地址
10.0.0.1
到广播地址的前一个地址10.0.0.62
。因此,该子网的可用主机地址为10.0.0.1 - 10.0.0.62
。
总结:
- 子网 1:
10.0.0.0/26
- 网络地址:
10.0.0.0
- 广播地址:
10.0.0.63
- 可用主机范围:
10.0.0.1 - 10.0.0.62
- 网络地址:
第二个子网
- 网络地址:第二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
10.0.0.64
,这是第一个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10.0.0.63
加 1 后的地址。 - 广播地址:广播地址是
10.0.0.127
,我们可以通过计算10.0.0.64 + 63
得到这个地址。 -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:该子网的可用主机地址范围从
10.0.0.65
到10.0.0.126
,因为10.0.0.64
是网络地址,10.0.0.127
是广播地址。
总结:
- 子网 2:
10.0.0.64/26
- 网络地址:
10.0.0.64
- 广播地址:
10.0.0.127
- 可用主机范围:
10.0.0.65 - 10.0.0.126
- 网络地址:
继续划分其他子网
可以继续按照同样的规则来划分剩余的子网。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上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加 1,而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该子网网络地址加上 63。
-
子网 3:
10.0.0.128/26
- 网络地址:
10.0.0.128
- 广播地址:
10.0.0.191
- 可用主机范围:
10.0.0.129 - 10.0.0.190
- 网络地址:
-
子网 4:
10.0.0.192/26
- 网络地址:
10.0.0.192
- 广播地址:
10.0.0.255
- 可用主机范围:
10.0.0.193 - 10.0.0.254
- 网络地址:
步骤 4:总结子网划分结果
通过 /26
子网掩码,我们将 10.0.0.0/24
网络划分为四个子网,每个子网有 64 个地址,其中 2 个地址保留用于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,62 个地址可以分配给主机使用。
子网号 | 网络地址 | 广播地址 | 可用主机范围 |
---|---|---|---|
子网 1 | 10.0.0.0/26 | 10.0.0.63 | 10.0.0.1 - 10.0.0.62 |
子网 2 | 10.0.0.64/26 | 10.0.0.127 | 10.0.0.65 - 10.0.0.126 |
子网 3 | 10.0.0.128/26 | 10.0.0.191 | 10.0.0.129 - 10.0.0.190 |
子网 4 | 10.0.0.192/26 | 10.0.0.255 | 10.0.0.193 - 10.0.0.254 |
补充说明
- 网络地址:这是该子网的第一个地址,用于标识该子网,不能分配给主机。
- 广播地址:这是该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,用于进行广播通信,也不能分配给主机。
-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:这是子网内可以分配给主机的 IP 地址范围,从网络地址后一个地址开始,到广播地址前一个地址为止。
通过这种方法,你可以根据 CIDR 子网掩码 来划分任何大小的子网,灵活地根据需求分配 IP 地址。这就是我们在子网划分时如何考虑网络地址、广播地址和主机地址范围的具体过程。